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19)诗词赏析9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姜夔的《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宋·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水云疑,烟波横笛远,暮空凄,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何处是潇湘?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多抒发身世之感和咏物之情,作品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译文

人们围绕着湘江边,当月亮落下时,红梅树斜横在水中,花朵倒映在忧愁的波纹里,这一春天的幽雅情事有谁知晓呢?东风吹来,带着寒意,红梅的香气远远飘散,仿佛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子归去。

鸥鸟飞去,水云之间充满了疑惑,远处的烟波中传来横笛的声音,暮色中的天空显得凄清,归途中穿过细密的荇菜,船头滑动;醉意中踏着残花,屐齿间散发出香气,哪里才是那令人向往的潇湘之地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潭州红梅及其周围环境的幽雅与凄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词人归途中的情景,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之趣。

赏析

这首词以红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幽雅又凄清的艺术世界,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两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词人归途中的悠闲与惬意,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这两句诗不仅画面感强,而且情感丰富,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姜夔游历潭州(今湖南长沙)期间,当时,词人面对潭州红梅的美丽景象,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既陶醉于自然之美,又感慨于人生之无常,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词人创作了这首《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这首词不仅是对潭州红梅的赞美,更是对词人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