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成语 > 正文内容

董狐之笔成语的拼音

7个月前 (03-18)成语13
董狐之笔成语的拼音是“dǒng hú zhī bǐ”。

1、董狐之笔的拼音

董狐之笔成语的拼音

dǒng hú zhī bǐ

2、董狐之笔的释义

董狐之笔原指春秋时代晋国史官董狐直书史事的典故,后用来比喻据事直书、无所畏惧的史笔或正直的文笔,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史官,以记事准确、敢于直书史实而著称。

3、董狐之笔的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攻杀晋灵公于桃园后,赵盾未处置赵穿,晋太史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赵盾辩解,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你作为执政大臣,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惩处叛贼,不是你杀了国君又是谁呢?后来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4、董狐之笔的例句

他以董狐之笔,记录了这段历史的真相,让后人得以了解事实的本来面目。

5、董狐之笔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宾语,用于形容文笔正直、敢于直言不讳的史官或作家。“他的文章犹如董狐之笔,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正义的坚守。”

6、董狐之笔的示例

在历史学界,许多史学家都以董狐之笔为榜样,坚持如实记录历史,不畏强权,不隐瞒真相。

7、董狐之笔的近义词

铁笔无私、秉笔直书、据实直书等,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坚持原则、如实记录。

8、董狐之笔的反义词

曲笔阿时、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等,这些词语都表示为了迎合时势或某种利益而故意改变事实真相的行为,与董狐之笔的正直记录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董狐之笔”本身是一个成语,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地被用作比喻或形容,而不是直接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或短语使用,在例句和示例中,它通常与其他词语或句子结合使用,以表达完整的意思。

“董狐之笔成语的拼音” 的相关文章

侧目而视的解释

侧目而视的解释

侧目而视的摘要: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也形容拘谨畏惧或鄙视的样子。它是一种不礼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通常表示对对方的不满或轻蔑。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这种态度对待他人。1、侧目而视的释义: 侧目而视指的是斜着眼睛看人,通常表示不满、鄙视、不屑或畏惧等情绪,是一种不礼貌或带...

称家有无的成语解释

称家有无的成语解释

称家有无的成语解释指的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决定办事的规模或花费的标准,即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或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去行事,强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做到既不过度奢侈也不过于节俭。1、称家有无的释义: 称家有无,意指根据个人或家庭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来决定行事,不超越自己的财力范围去消费或行事...

称王称霸的解释

称王称霸的解释

称王称霸的摘要:称王称霸是一个成语,意指倚仗权势,横行霸道,或狂妄地以君王或霸主自居,形容专横跋扈、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行为或态度。它常用于批评那些滥用权力、欺压他人的人或势力。1、称王称霸的释义: 称王称霸指的是自封为王,自命为霸主,形容某人或某团体自视甚高,妄图主宰或控制他人,表现出极度的自...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摘要:该成语意指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的各种情况和结果,常用于形容人们在事业、生活等方面所经历的不同境遇和结果,既包含了成功的经验和收获的喜悦,也涵盖了失败的教训和失去的遗憾。1、成败得失的释义: 成败得失是一个联合式成语,意指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的各种情况,它用来概括人们在...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解释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解释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这一说法指的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功的人会被尊为王者、受到赞誉,而失败的人则可能被贬为贼寇、遭受非议。它揭示了社会对成功与失败的极端评价差异,以及人们在追求成功时可能面临的道德困境。1、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释义: 这句话意味着,在竞争激烈或冲突对抗的情境中,成功的人会被...

吃不了兜着走的释义

吃不了兜着走的释义

"吃不了兜着走"的释义是指无法承受或享用完某物(如食物)的后果,通常用来警告或威胁他人,暗示如果行为不当或过度,将会面临不良后果或需要自己承担无法处理的局面。1、吃不了兜着走的释义: “吃不了兜着走”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指无法承受或享用完某物(通常指食物),最后不得不带着剩余的部分离开,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