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暗夜叹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的意思及出处

唐·无名氏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暗夜无边寻旧路,心灯何处照归舟。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无数杰出诗人,但也有一些佳作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导致作者姓名不详,这类作品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译文

当那一盏明灯突然熄灭,邪恶的波旬(佛教中象征邪恶的魔王)暗自欢喜;

而修行者的双眼再次陷入黑暗,同道中人无不心生忧愁。

在这无边的暗夜中寻觅着往日的道路,

心中的明灯啊,你究竟在何处照亮我归家的舟船?

释义

“一灯乍灭波旬喜”描绘了修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象征着光明(智慧或信仰)的暂时消逝让邪恶势力得以窃喜。“双眼重昏道侣愁”则表达了修行者因失去指引而陷入迷茫,同时也引发了同道之人的担忧。“暗夜无边寻旧路”进一步强调了寻找光明与方向的艰难,“心灯何处照归舟”则寄托了对内心指引与希望的渴望。

赏析

此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路上的坎坷与挑战,以及对内心光明的追求,通过“灯”与“暗”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以及修行者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渴望,诗中“波旬喜”与“道侣愁”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修行之路的不易与同道之间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知晓,但可以推测此诗可能诞生于唐代佛教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对当时的文化、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修行者的心路历程、对信仰的追求与坚持,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自然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此诗或许就是某位修行者或旁观者对修行路上艰难与希望的深刻感悟,以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