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游金山寺

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下一句是什么?

宋·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棹,山僧苦留看落照。

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

今夜半江月,何处定君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我家住在长江的源头,为官出游一直送到长江入海的地方,听说长江潮水有一丈高,天寒时还有沙痕留在江滩上,中泠泉南边的石盘陀,自古以来随着波涛出没,试着登上绝顶眺望家乡,江南江北青山连绵不断,羁旅的愁思让我害怕夜晚,想寻找归船,山寺的僧人苦苦挽留我看落日余晖,微风吹拂,万顷江面像靴纹一样细密,晚霞半空如同鱼尾般赤红,这时江月初生,二更时月亮落下,天空一片深黑,江心似乎有火炬明亮,飞焰照耀着山上的栖鸟都惊飞了,怅然归卧心中无法识别,那既不是鬼也不是人究竟是什么?江山如此美好却不归隐山林,江神见怪会惊怪我的顽固,我感谢江神但实在不得已,有田地却不归隐如同江水一样流逝,我曾经到金山处处游历,梦魂中常常羡慕金山的客人,今夜半江明月,你究竟在哪里安身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游金山寺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赞誉,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景色,如“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等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细腻,诗人也通过“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等句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金山寺时所作,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苏轼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所吸引,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中的无奈和困惑,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也为我们了解他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曾到金山处处行,梦魂长羡金山客。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