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游庐山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下一句是什么?

唐·陈陶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微深处啼猿悲。

幽咽泉流冰下难,回风送客松间寒。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陈陶,字嵩伯,岭南(一说鄱阳,一说剑浦)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唐宣宗大中(847—860)前后,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后不知所终,工诗,多写旅途及隐逸生活,风格类似贾岛,诗风平淡,多写山水隐逸,有其独特艺术风格,著有《文录》等,曾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学仙,自称“三教布衣”。《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译文

庐山高耸在南斗星旁,九叠云锦般的屏风峰峦展开,湖光映照山影,青黛色的光晕闪烁,金阙岩前,两座山峰耸立,如双阙对峙,银河倒挂于三石梁之上,香炉峰与瀑布遥遥相望,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高耸入云,苍翠的山林深处,猿猴啼声悲切,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淌,松林间寒风送客,如果不是因为过去行善积德,怎能今朝有幸在这碧空之下与庐山相会?闲暇时,我窥视石镜,清泉洗涤着我的心灵,谢灵运曾经走过的路,如今已被苍苔覆盖,我早已服下还丹,抛却了世俗之情,琴声三叠,道心初成,远远望见仙人在彩云之中,手持芙蓉花,朝向玉京飞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的感悟,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因果报应的信仰,认为今日能欣赏到如此美景,是过去行善积德的结果。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感悟,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庐山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陶在游历庐山时所作,庐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宗教氛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陈陶在游历庐山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同时也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陶对庐山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不缘过去行方便,安得今朝会碧虚。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