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雪霜迷素犹嫌早,桃杏虽红且后时。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梅花

雪霜迷素犹嫌早,桃杏虽红且后时。的意思及出处

宋·曾巩

雪霜迷素犹嫌早,桃杏虽红且后时。

割席坐看心自远,卷帘吟对兴何迟。

高标已压群芳外,横笛谁吹落蕊枝。

独有东风知我意,年年来看欲开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曾巩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出身儒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十二岁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年),任齐州知州,以治政廉明、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著称,后历任知襄州、洪州、福州等地,政绩显著,晚年退居江宁,致力于讲学著述,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为文讲究章法结构,语言质朴自然,议论明晰精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

雪花和霜白虽美,但梅花却嫌它们来得太早;桃花和杏花虽然红艳,却已落后于梅花开放的时节,我割开草席坐下静静观赏,心境自然高远;卷起窗帘对着梅花吟咏,兴致毫不迟滞,梅花的高洁品格已经超越了群芳之外,又有谁会在梅花凋零之时吹响横笛呢?只有东风懂得我的心意,年年都来看望梅花即将绽放的时节。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雪霜、桃杏与梅花的开放时间,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放的品格,诗人以割席坐看、卷帘吟对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通过“高标已压群芳外”等句,赞美了梅花超凡脱俗、高洁自守的精神风貌。

赏析

曾巩的这首《梅花》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格,诗中“雪霜迷素犹嫌早”一句,既写出了雪霜的洁白之美,又通过“犹嫌早”三字,巧妙地表达了梅花对雪霜的超越和不屑,而“桃杏虽红且后时”一句,则进一步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勇气和坚韧。

诗人通过“割席坐看心自远,卷帘吟对兴何迟”等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深情厚谊和无限敬仰,他割开草席,静坐观赏,心境高远;卷起窗帘,对着梅花吟咏,兴致盎然,这种对梅花的痴迷和热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更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格的崇尚和敬仰。

创作背景

曾巩的这首《梅花》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之时所作,面对官场的黑暗和世俗的偏见,他深感无奈和愤慨,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和堕落,而是从梅花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和高洁,正是他内心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通过这首诗来赞美梅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和追求。

“雪霜迷素犹嫌早,桃杏虽红且后时。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