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9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唐·李群玉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持,娇多易倾覆。

恼他风露人,半夜潜修竹。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

谢公扶病还幽谷,诏使追锋入紫烟。

且喜重阳近,披衣对晚天。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性旷逸,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工五言诗,尤善乐府,大中八年(854),裴休观察湖南,厚礼延请,奏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归,有《李群玉集》三卷传世。

译文

南国有一位佳人,身姿轻盈,跳着绿腰舞,在深秋九月的华宴上,她舞动的衣袖如同拂过的云雨,她的舞姿翩然如兰花的翠叶,柔美如游龙般腾跃,越地的美女停止了前溪舞,吴地的佳人也不再跳白纻舞,她曼妙的姿态难以持久,过多的娇媚容易倾倒,恼人的风露中,她半夜里悄悄躲进了竹林,月落乌啼,云雨消散,游童在陌上拾起遗落的花钿,兰麝的香气开始减弱,云霞般的色彩也渐渐褪去,谢公扶着病体回到幽谷,诏使却驾着追锋车进入紫烟缭绕的朝廷,还好重阳节快到了,我披着衣裳面对傍晚的天空。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长沙九日登高时观赏的一场舞蹈表演,以及表演结束后佳人离去、景象凋零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佳人的美丽舞姿和周围环境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舞蹈表演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将佳人的舞姿比作兰花和游龙,形象地展现了其柔美与灵动,诗中也通过“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等句,巧妙地描绘了表演结束后香气减弱、色彩褪去的情景,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舞蹈艺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在长沙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性格旷逸、不乐仕进的诗人,李群玉在游历和生活中常常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首诗可能就是在长沙九日登高时,他观赏了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