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1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南海行

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出自哪首诗?

唐·韩愈

风波一何盛,朝宗势难阻。

天高日景新,四海无平土。

孤臣逐南荒,涕泪沾罗袂。

瘴疠为山川,炎蒸毒我肠。

所怀竟何成,但欲求死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牵衣儿女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宫。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简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应有教化作用,反对骈文浮华,倡导恢复秦汉的质朴文风,他的诗文作品丰富,风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政治上,韩愈也颇有建树,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敢于直言进谏,为朝廷的清明政治做出了贡献。

译文

请替我告诉那些官吏们,不要把我当作寻常的循州刺史来看待。

释义

“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希望友人向朝廷的官吏们传达他的心声,不要仅仅把他看作是一个被贬到偏远地区的循州刺史,而是应该理解他内心的抱负和志向。

赏析

这两句诗是韩愈在贬谪期间所写,表达了他对朝廷和同僚的期望与不满,韩愈虽然身处逆境,但并未丧失志向和抱负,他希望通过友人的传达,让朝廷的官吏们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不要仅仅以他当前的身份和地位来评判他,这种不屈不挠、坚持自我的精神,正是韩愈作为一代文豪的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被贬为循州刺史期间所作,韩愈因上书言事而得罪权贵,被贬至偏远的循州,在贬谪期间,他深感孤独和无奈,但并未因此消沉,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通过诗文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朝廷的期望,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韩愈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执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较为突出,但整首诗的内容更为丰富和深刻,它记录了韩愈在贬谪期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朝廷的深刻思考,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下来理解,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意义。

“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