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撚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的解释

7个月前 (03-1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琵琶行

撚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的解释

唐·元稹

撚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句梁州上九天。

夜后酒醒人不觉,晓来梦断意惘然。

空庭日暮鸟飞散,此时忆君心断绝。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藻瑰丽,风格独特,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像捻弄美玉搓揉琼瑶般制作的琵琶圆润柔软,绿色的窗前有谁看见这琵琶被轻轻拨弄上了琴弦?一声哀怨的琵琶声让人泪水沾湿睫毛,两句《梁州》乐曲仿佛直冲云霄九天,夜晚酒醒后身边无人察觉,清晨梦断心中怅然若失,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飞散,这时思念你的心情如刀割般断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琵琶的精美与演奏时的哀怨之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撚玉搓琼软复圆”形容琵琶制作之精美,次句“绿窗谁见上琴弦”则引出琵琶被弹奏的情景,后两句通过琵琶声的哀怨与酒醒梦断后的孤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琵琶为媒介,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以“撚玉搓琼”形容琵琶的精美,既展现了琵琶的质地之美,又暗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次句“绿窗谁见上琴弦”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琵琶被弹奏的情景,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后两句通过琵琶声的哀怨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哀婉动人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元稹与白居易分别之后,诗人通过描绘琵琶的演奏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在唐代,琵琶作为一种流行的乐器,常被用来抒发情感与寄托思念,元稹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通过琵琶这一媒介,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相互思念之情。

“撚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