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1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出自哪首诗?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随断复桥。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景仁(1749年—1783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诸生,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中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考中二甲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于京师,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情调悲凉激越,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译文

多少次在花下吹箫,那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站到了午夜呢?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随那断了的桥而漂泊,在薄雾的笼罩下,我在衣袖中拈起玉杯饮酒,在夕阳的余晖里,我在屏风上撚弄着青丝。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眷恋,通过“花下吹箫”、“银汉红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幻感,而“星辰非昨夜”、“风露立中宵”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最后两句通过“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品味回忆,沉醉于往昔的柔情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其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将现实与回忆、过去与现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梦幻又真实的氛围,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薄雾”和“斜阳”的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还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景仁在其人生低谷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仕途不顺,感情生活也充满了波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坚韧。

“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撚青丝。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