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成语 > 正文内容

吊死问疾成语的拼音

7个月前 (03-17)成语14
吊死问疾成语的拼音是“diào sǐ wèn jí”。

1、吊死问疾的拼音

吊死问疾成语的拼音

diào sǐ wèn jí

2、吊死问疾的释义

吊死问疾指的是吊唁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对死者和病人的关怀与同情,吊死,指对死者的吊唁;问疾,指对病人的慰问。

3、吊死问疾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抚育孤寡,外不负戎事,内不废务,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愿将军以讨贼兴复之效,寄臣以大事,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及卒,蜀人皆为之哀痛,至于野哭,奔告相觇,或至殒绝,及军退,宣帝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皇赫斯怒,天威遐震,遂扫凶逆,克复旧都,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徇能举善,济功立业,何、仲岂妄哉?朕以不德,获奉先帝,托于万民之上,夙夜战战,惧不能嗣守洪业,以忝先帝之遗诏,惟君与有,君昔在南阳,建此大策,朕以不敏,采择焉,遂托君以讨贼也,天下罔不震服,声教远播,戎夷长和,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岂徒有征无战,克定祸乱而已哉!夫兼贤无逮,历世之事也,古今之常道也,是以周、秦以降,迄于汉、魏,鲜能克终,多此之由,君独观乎!朕以不明,至有今日,追思厥异,未尝不痛于骨髓,顾念所殁,何日忘之!君其有灵,尚克享之!’亦谓亮曰:‘君使父兄有子弟,并使子弟有父兄,是以升平之日,而名位不废,至于今称之曰诸葛公也,君之存也,则抚安百姓,绥静疆埸,宠秩贤能,无方不及;及其殁也,莫不哀伤,若丧考妣,负土成坟,葬之日,倾都罢市,男女奔窜,道无行车,或至殒绝者,又岂有已哉!’其仁、义、忠、信,有如此者,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及卒,蜀人皆为之哀痛,至于野哭,奔告相觇,或至殒绝,亮之平生,整顿八阵图,皆在《兵法二十四篇》中,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其清俭如此,及卒,蜀人皆为之哀痛,至于野哭,奔告相觇,或至殒绝,其爱敬之深如此,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骘、盛曼等上疏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仁,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无邑不立,况乃帝王旧都,山岳灵秀之所,宜立庙于成都,以尽百姓之思,凡君臣一体,宜同休戚,若其无庙,则无以劝臣下之心,又礼,臣子为君父有服,则君父之庙,臣子当扫除洒祭,所以尽哀敬也,今亮没未有庙,而使百姓巷祭,非所以崇德报功,述追在昔者也。’于是始从之,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步骘、盛曼等上疏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仁,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无邑不立,况乃帝王旧都,山岳灵秀之所,宜立庙于成都,以尽百姓之思,凡君臣一体,宜同休戚,若其无庙,则无以劝臣下之心,又礼,臣子为君父有服,则君父之庙,臣子当扫除洒祭,所以尽哀敬也,今亮没未有庙,而使百姓巷祭,非所以崇德报功,述追在昔者也。’于是始从之,后主既立庙,寻诏曰:‘礼,君臣宜同爵号,今赐亮谥曰忠武侯。’其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瞻字思远,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

“吊死问疾成语的拼音” 的相关文章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摘要:草长莺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春天的景象,意思是春天的草木茂盛生长,黄莺飞舞,用来描绘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常用来表达人们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1、草长莺飞的释义: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的景象,草木茂盛生长,黄莺飞舞鸣叫,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它常...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是指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的情况,通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较大,如参差不齐的树木、参差不齐的成绩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能力、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1、参差不齐的释义: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意指长短、高低不齐,形容事物的状态或人的能力、水平等存在明...

长安道上的解释

长安道上的解释

"长安道上的解释"可能指的是对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城周边道路及其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阐释。摘要如下:长安道上的解释涉及该地区的道路网络、历史典故、文化象征及在现代的传承,展现了长安作为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1、长安道上的释义: “长安道上”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都城长安(今西安)的主要道路,...

长夜漫漫的解释

长夜漫漫的解释

长夜漫漫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漫长的黑夜或艰难困苦的时光仿佛没有尽头,给人一种漫长而难熬的感觉。它也可以用来比喻经历长时间的困难、挫折或等待,期待黎明的到来或困境的解脱。1、长夜漫漫的释义: 长夜漫漫形容夜晚的时间特别长,通常用来比喻漫长而艰难的岁月或困境,带有一种时间仿佛停滞不前、难以度过的...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

"巢毁卵破"的成语解释是指鸟巢被毁,卵也会被打碎,比喻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或基础,相关的事物或人也将难以幸免,通常用来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整体崩溃的严重后果。1、巢毁卵破的释义:巢毁卵破是一个成语,意指鸟巢被毁,里面的鸟蛋也会被打碎,比喻一旦整体遭到破坏,其中的个体也难以幸免,强调整体与...

尘饭涂羹的释义

尘饭涂羹的释义

尘饭涂羹的释义是指以泥土做的饭,把灰涂在食物上,比喻以假当真的无用事物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毫无意义或徒有其表,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或作用。1、尘饭涂羹的释义:尘饭涂羹是一个成语,意指用尘土做的饭和以泥涂成的羹,形容食物极其污秽不堪,无法食用,比喻做的事情毫无意义或方法荒谬绝伦,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