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的解释

7个月前 (03-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升平乐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的解释

宋·柳永

繁庶可观,皇都气象,风光丽日长春。

云开雉扇,天回凤辇,宸游多外临幸。

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瞻天表。

归来万骑,拥皇州、尽成春。

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隆兴。

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焕彩。

金碧交辉,雕甍绣槛,天街两界,起玉龙、飞绕似虹明。

太平时、朝野多欢,遍九陌、挟香携袖,争忍独醒。

不须回首,玉沟东畔,绮阁深沈,满地花阴。

金樽满酌,琼筵绮席,何妨坐至明。

更莫向、竹边窗下,夜深人静,虚度好春。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作者简介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乐章集》及《花间集》中都收有他的作品。

译文

看到眼前这番景象就应该知道皇帝的恩德,我们生来就是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

释义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人们看到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安定的景象时,应当认识到这是皇帝(或朝廷)的治理之功,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是莫大的幸运和福气。

赏析

这两句诗是柳永《升平乐》词的结尾部分,也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柳永通过前面大段的铺陈描写,展现了北宋都城(可能是东京开封府)的繁华景象和皇家的气派,以及百姓的安居乐业和欢乐祥和的生活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发出“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的感慨,既表达了对皇帝(或朝廷)治理国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太平盛世中一员的自豪和满足,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创作背景

柳永的这首《升平乐》词可能是在北宋中期,国家相对安定繁荣的时期创作的,当时,北宋都城开封府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柳永作为一位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词人,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心中充满了对皇帝(或朝廷)的感激和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他创作了这首《升平乐》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这首词也反映了柳永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来歌颂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百姓的幸福生活。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