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出自哪首诗?

古调虽存谁复听,高山流水自孤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末清初

作者简介

李中梓(1588年—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荇水,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对中医理论有深厚造诣,尤其在内科杂病方面贡献突出,著有《医宗必读》、《伤寒括要》等医学名著,他也是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诗词作品亦有一定影响。

译文

传承衣钵的道理难以说清楚,绮丽的文风消磨了《大雅》和《小雅》的尊贵地位。

古老的曲调虽然还在,但又有谁来聆听呢?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只能独自在喧嚣中回响。

释义

“传衣传钵”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承,“理难论”指其中的道理复杂难以言明。“绮靡”形容文风华丽繁复,“二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代表古代文学的典雅传统。“古调虽存谁复听”感叹传统音乐或文化的衰落,“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孤独地保持高雅的情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文学风格变迁的深刻思考,首句“传衣传钵理难论”揭示了技艺传承的复杂性和难以言传的微妙之处;次句“绮靡销磨二雅尊”则批判了华丽文风对古典文学传统的侵蚀,后两句“古调虽存谁复听,高山流水自孤喧”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古调”和“高山流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精髓被忽视、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孤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传统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文化变迁的时期,当时,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李中梓作为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学家和文人,对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精髓能够得以保存和传承的期望。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