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沧海香留

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群玉

月色醉人夜未央,酒香飘逸入轩窗。

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

清风拂面心神爽,玉露沾衣梦境长。

此中真意何须问,且把闲情寄四方。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才华横溢,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李群玉虽仕途不顺,但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月色迷人,夜晚还未到尽头,酒香随风飘散,悄悄进入轩窗之内,饮酒之后,只留下那些胸怀壮志、漂泊四海的宾客;而在香案之前,唯独能见到的便是那品德高尚、如紫阳真人般的君子,清风轻轻拂过脸庞,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爽朗;玉露沾湿了衣裳,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悠长而美好的梦境之中,这里的真意又何必去追问呢?不如将这份闲情逸致寄托于广袤的四方天地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月夜饮酒、品香的场景,通过“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志同道合、品德高尚之友的珍视与敬仰,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联以月色和酒香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颔联通过“沧海客”和“紫阳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颈联则以清风拂面和玉露沾衣为描写对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尾联则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意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李群玉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品香,以诗会友,寄托情怀,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一次聚会中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月夜饮酒、品香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