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延平寺》,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延平寺

唐·韦庄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

飞阁丹崖千丈画,步廊碧瓦万重空。

香飘下界人皆醉,灯照诸天夜未穷。

欲问禅机心已悟,不须更说此山雄。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佛塔庄严地矗立在佛寺之中,抬头望去,层级高耸入云,红色的飞阁建在陡峭的崖壁上,如同千丈画卷;步廊上的碧瓦层层叠叠,仿佛万重虚空,香气从下界飘来,使人陶醉;灯光照亮诸天,夜晚似乎永无尽头,想要询问禅机,心中已经有所领悟,无需再说这山的雄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延平寺的壮丽景象,通过佛塔、飞阁、步廊等建筑元素,以及香气、灯光等氛围的渲染,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禅机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延平寺的宏伟与神秘,首联“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直接点出佛塔的高耸与庄严,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飞阁丹崖千丈画,步廊碧瓦万重空”则通过飞阁与步廊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壮丽与精致,颈联“香飘下界人皆醉,灯照诸天夜未穷”则从香气与灯光两个角度,渲染了寺庙的神秘与宁静,尾联“欲问禅机心已悟,不须更说此山雄”则表达了诗人对禅机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使全诗在哲理上达到高潮。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史籍中并未详细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韦庄在游览延平寺时,被寺庙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所深深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寺庙的宏伟与神秘、自己的感悟与敬畏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哲理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佳作。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