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秋夜有怀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牧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

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灯照影行。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清丽俊逸,意境深远,常寓含深刻的哲理与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露水滴落,有谁听见那高枝上的叶子轻轻坠落的声音?月亮西沉,不要再借着那半阶月光来寻找安慰,这样的情景,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味?只有一盏孤灯,伴随着我孤单的身影缓缓前行。

释义

首句“露滴谁闻高叶坠”描绘了秋夜静谧中细微的自然声响,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次句“月沉休藉半阶明”则通过月光的消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内心的无助,后两句“此情此景谁能解,唯有孤灯照影行”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无人理解的苦闷,孤灯与影相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唯一寄托。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以“露滴”与“月沉”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直接抒情,将诗人的孤独感与无人理解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仕途不顺、生活孤寂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杜牧也不例外,他虽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仕途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独,这首《秋夜有怀》便是其中的佳作,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与孤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憧憬。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