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池上闲步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的意思及出处

唐·白居易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轻。

莫道幽人无一事,年来煮药扫禅扃。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诗篇。

译文

悠闲地漫步在池塘边,伴随着孤独的鹤儿,如果有人问起我是谁,多半会回答说是姓丁的人,池塘上长着三四点碧绿的苔藓,树叶底下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鸣,日子漫长得仿佛一年般难熬,只有在闲暇时才真正感觉到;事情繁多得像大山一样沉重,但醉酒后也能觉得轻松,不要说我这隐居的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近年来我一直在煮药、打扫禅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池畔悠闲漫步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中“闲行池畔随孤鹤”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又暗示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池畔闲步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池畔的景物与内心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闲行”、“孤鹤”、“碧苔”、“黄鹂”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超脱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灰意冷,转而追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池畔闲步成为他排解忧愁、寄托情怀的一种方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池畔的自然景物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和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的共同心态。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