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山居

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

山色满庭青入眼,水声终日似鸣琴。

花间醉卧日将晚,竹里闲行春已深。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何处是尘心。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吟咏之时,将眼前的美景题写在诗板上;在静谧之处,将世间的繁华都交付给酒樽,满庭的山色青翠欲滴,映入眼帘;终日的水声潺潺,如同琴声般悦耳,在花丛间醉卧,不觉日已西斜;在竹林里闲行,春意已深,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人世间哪里还有像这样能忘却尘心的地方呢?

释义

“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心境,在吟诗时,将眼前的美景记录下来;在安静的时候,用酒来忘却世间的繁华,接下来的几句,则具体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山色青翠、水声悦耳、花间醉卧、竹里闲行,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两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雅致,又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接下来的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但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击,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更显得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吟时胜概题诗板,静处繁华付酒尊。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