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的释义

7个月前 (03-1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咏瀑布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的释义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

如练如帘深见底,潺湲声尽满溪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九龄(678年—740年)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他自幼聪敏好学,以文章知名天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迁中书令,封曲江郡开国公,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他为人忠诚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曾预言安禄山之乱,开元末年,因遭李林甫排挤而罢相,后贬为荆州长史、沔州刺史、岭南道按察使等职,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译文

万丈高的红色泉水从高处落下,远远望去,半空中仿佛弥漫着紫色的雾气,瀑布奔流而下,穿过杂树丛,从重重云雾中洒落而出,阳光照耀下,瀑布如同彩虹般绚烂,天气晴朗时,还能听到风雨交加的声音,阳光穿透树梢,映照在细小的水流上,仿佛千万棵树在日光下闪烁;细小的水滴从高空垂下,如同万丈瀑布般壮观,瀑布如白练如珠帘,清澈见底,潺潺的水声伴随着满溪的烟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和美丽景色。“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阳光穿透树梢、水滴从高空垂下的景象,既表现了瀑布的细腻之美,又突出了其壮观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对瀑布的赞美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瀑布的壮丽景色和磅礴气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瀑布比作彩虹、白练、珠帘等,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美丽和壮观,诗人还通过描绘瀑布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如紫色的雾气、杂树丛、重云等,进一步烘托了瀑布的神秘和壮丽。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两句,是诗中的精华所在,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阳光穿透树梢、水滴从高空垂下的景象,既表现了瀑布的细腻之美,又突出了其壮观之处,这两句诗还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游历山水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置身于瀑布之旁,被瀑布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瀑布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九龄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艺术功底,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时期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