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破浪扁舟一叶细,问君去去端君意。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5)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破浪扁舟一叶细,问君去去端君意。下一句是什么?

破浪扁舟一叶细,问君去去端君意。

江湖渺渺人何处,风雨萧萧夜已迟。

明月有情应识我,孤舟无意自相依。

前程漫漫君珍重,莫负韶华莫负期。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问君行》,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时中。

作者简介

李时中,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生于江南水乡,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以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人生感慨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李时中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一叶扁舟在波涛中破浪前行,我问你,你此去究竟有何心意?江湖广阔无边,人在何处漂泊?风雨交加,夜色已深,明月若有情,应能懂得我的心意;孤舟虽无意,却与我相依为伴,前方的路程漫长而遥远,你要珍重自己,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年华和期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叶扁舟在江湖中破浪前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嘱托,诗中“破浪扁舟一叶细”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艰难旅程的画面,“问君去去端君意”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去心意的询问与关切,后两句“江湖渺渺人何处,风雨萧萧夜已迟”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而“明月有情应识我,孤舟无意自相依”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默默陪伴,最后两句“前程漫漫君珍重,莫负韶华莫负期”则是对友人的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人生感慨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运用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这首诗创作于李时中晚年时期,当时,他的好友即将远行他乡,李时中深感不舍与担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嘱托,诗中既有对友人即将踏上艰难旅程的关切与担忧,又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破浪扁舟一叶细,问君去去端君意。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