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的解释

7个月前 (03-15)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的解释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刘长卿的诗作擅长五言,内容多写贬谪漂泊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风格含蓄深沉,语言凝练自然,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与韦应物并称“韦刘”。

译文

望着你乘船远去,烟波浩渺,我挥手告别,泪水沾湿了衣襟,飞鸟不知飞向何方,只留下青山孤独地对着我,长江之上,一叶孤帆渐行渐远,落日余晖中,五湖春色正浓,你才华横溢,辞源如万斛泉水般丰富,但愿你能分给我一点点,用以洗涤我满腔的离愁别绪。

释义

这首诗是刘长卿为送别友人王十一而作,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后的无限惆怅,诗中“烟水阔”、“泪沾巾”、“飞鸟没”、“青山空向人”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离别的凄凉与孤独;“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则展现了友人远行的广阔背景和美好愿景;“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自己离愁的寄托。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送别诗中的佳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离别之情寓于其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诗人对友人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友人能用其才华来慰藉自己的离愁,这种情感上的寄托和期待,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长卿个人的仕途坎坷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有关,刘长卿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这使得他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与友人王十一的交往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王十一即将南游时,刘长卿深感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后的无限惆怅。

“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