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的释义

7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途中寒食

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的释义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作者及朝代

宋之问,唐代诗人,约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卒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作者简介

宋之问自幼聪明好学,尤善五言诗,为时人所称道,曾两度入朝为官,但因卷入宫廷斗争而两度被贬,他的诗作讲究声律,对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人品却备受争议,因依附权贵、阿谀奉承而为人所不齿。

译文

在赶路的途中恰逢寒食节,又正处暮春时节,我可怜自己像江浦中的游子一样,远远地望着家乡的方向,却看不到洛桥边思念的亲人,我在北方心中怀念着圣明的君主,如今却如同被放逐到南方大海一样远离朝廷,我还没有学会孔子那样歌唱凤凰的德行,暂且只能像阮籍那样为穷途末路而痛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途中孤独、凄凉的心境,以及对朝廷的思念和对自己被贬命运的无奈,诗中“北极怀明主”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怀念,“南溟作逐臣”则揭示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惨命运,最后两句用典,借孔子和阮籍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志向。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寒食节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心境,通过用典和象征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诗中“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怀念,又揭示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最后两句用典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对孔子和阮籍的敬仰和认同,又借他们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之问在被贬谪途中创作的,当时,他因卷入宫廷斗争而被贬到南方偏远地区,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独自一人在路上奔波,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凄凉,他也对朝廷充满了怀念和忠诚,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返朝廷,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之问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和残酷,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诗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