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的解释

7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的解释

唐·宋之问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鼓声催客入山门,松间石上坐诸君。

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历官尚书监丞、中书舍人,因谄事张易之兄弟,被贬为泷州参军,不久逃归洛阳,又流放到越州,唐睿宗即位后,被召回京,任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等职,后因贪赃受贿,被贬为越州长史,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再度被贬为钦州别驾,最后死于桂州,宋之问的诗以律体见长,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对唐代律诗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译文

暮春三月,正是三月三日上巳节,春水荡漾,桃花盛开,禊潭边满是春色,天上传来了悠扬的乐曲,仙舟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悠然荡漾,鼓声催促着宾客们进入山门,大家在松间的石头上坐下,已经感觉到吹箫的乐声飘向天空,从此以后,在山阴举行的禊饮聚会都将因这次盛会而失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三日上巳节在山亭宴饮的盛况,诗中通过描绘春水、桃花、广乐、仙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鼓声催促宾客入席,大家在松间石上畅饮,乐声悠扬,令人陶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宴会的赞美之情,认为它超越了以往在山阴举行的所有禊饮聚会。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月三日上巳节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宴饮欢乐的热爱,诗中“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乐声的赞美,又暗示了此次宴会的非凡意义,使其超越了以往所有的禊饮聚会,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之问在王明府山亭宴会上所作,三月三日上巳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举行禊饮、踏青等活动,宋之问在王明府山亭举行的宴会上,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宴饮的欢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这一盛况,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饮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宴饮欢乐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然、崇尚欢乐的生活态度。

“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