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骠国乐

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上一句是什么?

唐·白居易

骠国鼓笛曲翻新,玉笛金铙喧满门。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照山川影与尘。

胡部新声花下奏,汉宫旧曲水边闻。

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

英雄尽入彀中计,天子遥分龙尾恩。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馀。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尤其是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译文

骠国的鼓笛乐曲新颖独特,玉笛和金铙的乐声在宫门内外喧响,音乐的旋律随风飘荡,与律吕之声和谐相切,月光照耀下的山川与尘埃都仿佛随着音乐起舞,胡部的新声在花下演奏,汉宫的旧曲在水边回响,腰间佩戴着七星纹的宝剑,掌上挂着六钧重的弯弓,英雄们都被纳入朝廷的掌控之中,天子也赐予了他们龙尾的恩宠,乐曲的旋律千变万化,谁能分辨出它的始终?四座宾客又怎能分辨出乐曲的正面和背面?胡旋女的舞姿轻盈飘逸,心随弦动,手应鼓拍,弦鼓一声响起,双袖飞舞,如同雪花飘摇、蓬草旋转,她们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匝万周没有停歇的时候,人间的任何事物都无法与她们的舞姿相比,即便是奔车的轮子也比不上她们的旋转速度,旋风也显得迟缓,乐曲终了,胡旋女再次向天子行礼致谢,天子也因此微微露出了笑容,胡旋女来自康居,她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原,但中原也有擅长胡旋舞的人,她们的技艺之高超,是那些外来的胡旋女所无法比拟的,天宝末年,社会风气开始发生变化,君臣都沉迷于胡旋舞,杨贵妃和安禄山最为擅长,杨贵妃在梨花园中被册封为妃子,安禄山则在金鸡障下被当作儿子来抚养,安禄山的胡旋舞迷惑了君王的双眼,使得他渡过黄河后还怀疑没有反叛之心,杨贵妃的胡旋舞则迷惑了君王的心,使得她在马嵬坡被赐死后,君王仍然对她念念不忘,从此,国家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十年来这种风气都没有被禁止,胡旋女啊,不要只是空自舞蹈,多唱唱这首歌,让明君醒悟吧!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骠国乐舞的盛况,以及胡旋舞的精湛技艺,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胡旋女们轻盈飘逸的舞姿和她们所佩戴的宝剑、弯弓等武器,暗示了她们不仅有着高超的舞艺,还有着不凡的武艺,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胡旋舞的沉迷和对于英雄豪杰的赏识,诗人通过胡旋女的舞蹈,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明君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在描写骠国乐舞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胡旋女的舞蹈,诗人巧妙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诗中“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等句,不仅描绘了胡旋女们的英姿飒爽,也暗示了她们所代表的英雄豪杰的力量和勇气,而“英雄尽入彀中计,天子遥分龙尾恩”等句,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豪杰的赏识和对于权力的争夺,诗人还通过胡旋舞的精湛技艺和沉迷其中的君臣形象,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浮躁和奢侈之风,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风气逐渐浮躁,奢侈之风盛行,边疆地区也时常发生战乱,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白居易作为一位具有深刻社会洞察力的诗人,他通过描绘骠国乐舞的盛况和胡旋舞的精湛技艺,巧妙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明君的期望。

“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