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咏鹦鹉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绿衣红嘴啄花泥,日高眠后犹慵起。

含桃簌簌落朱唇,弄蕊啾啾嘲碧绮。

陇西独自向江阴,新幄初成碧树阴。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后入蜀依附王建,成为前蜀宰相,他的诗词多反映战乱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情感真挚深沉,韦庄的词在五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绿色的羽毛,红色的嘴巴,它在花丛中啄食泥巴,太阳高升后它还慵懒地不愿起来,樱桃果实纷纷落入它朱红的嘴唇,它一边弄着花蕊一边在碧绿的纱窗前啾啾鸣叫,它从陇西独自飞到江阴,新长成的枝叶为它提供了浓密的树荫,当它看到画屏后常常回头张望,怎能让它安心待在雕笼里不放它归去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鹦鹉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禁生活的厌倦,鹦鹉的美丽与自由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而“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则直接表达了鹦鹉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囚禁的反抗。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鹦鹉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前两句通过“绿衣红嘴”和“日高眠后犹慵起”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鹦鹉的美丽和慵懒,中间两句则通过“含桃簌簌落朱唇”和“弄蕊啾啾嘲碧绮”等描写,展现了鹦鹉在自然环境中的活泼和自在,最后两句“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则直接表达了鹦鹉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囚禁的无奈,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反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前蜀朝廷,虽然位高权重,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厌倦,鹦鹉作为被囚禁的鸟类,成为了诗人表达这种情感的载体,通过描绘鹦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人寄托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反抗,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