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的释义

7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情

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的释义

宋·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几道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是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良好的文学素养,尤其擅长小令,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深沉,多描写爱情生活和个人感受,在宋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被誉为“古之伤心人”。

译文

二月的和风吹到了碧绿的城池,万千柳条绿意盎然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们在烟雨朦胧中舞动、沉睡,度过了清明时节。

女子梳妆完毕后,低眉含情地问丈夫:“我画的眉毛深浅是否合时宜?”想到远方已有令人销魂的离别,这楼上的她怎能不独自吟咏,抒发内心的哀愁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情感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上片写春景,以柳丝舞动、烟雨朦胧的景致烘托出春天的氛围;下片则转向人物情感,通过女子梳妆问夫婿的细节,以及“天涯已有销魂别”的感慨,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上片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柔美的氛围,为下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下片则通过女子梳妆的细节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人物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离别的哀愁,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一句,更是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使得这首词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晏几道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几道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情感的波折,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词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女子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离别哀愁的深刻体验,使得这首词在情感上更加真挚动人。

“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