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户千门迷步武,非烟非雾隔仪形。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游三清山

万户千门迷步武,非烟非雾隔仪形。上一句是什么?

唐·杜光庭

步虚山里步虚寻,万户千门迷步武。

非烟非雾隔仪形,惟闻钟磬出幽林。

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年-933年),字圣宾(一作宾圣),号东瀛子,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道士,道教学者、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唐僖宗时,入天台山学道,唐昭宗时,为道士,赐号“广成子”,入蜀后,依前蜀王建,为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蔡国公,号“广成先生”,后主王衍,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辞官隐居青城山,自号“东瀛逸人”,著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及《杜光庭集》等。

译文

在三清山的步虚山中寻觅仙迹,那成千上万的门户让人迷失了方向,这里既不是烟雾缭绕,也不是云雾弥漫,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仙人的身影,只能隐约听到从幽深的树林中传来的钟磬之声。

释义

“步虚山里步虚寻”描述了诗人在步虚山中寻找仙迹的情景;“万户千门迷步武”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门户众多,让人难以分辨方向;“非烟非雾隔仪形”用非烟非雾的意象,表达了仙人身影的隐约与神秘;“惟闻钟磬出幽林”则通过钟磬之声,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游三清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与声音,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万户千门迷步武”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复杂地形,也寓意着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困惑,而“非烟非雾隔仪形”一句,则通过非烟非雾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身影的隐约感知与神秘想象。“惟闻钟磬出幽林”一句,以钟磬之声作为结尾,既增强了诗中的幽静氛围,也寓意着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杜光庭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与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道教的研究与传播,三清山作为道教名山之一,自然成为了他游历与创作的对象,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三清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与声音,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寻求精神寄托与超脱之道,这首诗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万户千门迷步武,非烟非雾隔仪形。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