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过故人庄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全诗是什么?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诗星”之誉,但终非一流,诗歌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淡孤清,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届时我将不会让酒杯空着。

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俨然一幅田家风物画,表现了诗人对恬静闲散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用“鸡黍约”来比喻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示他们之间的聚会就像当年范式和张劭约定的那样真诚而坚定,而“暂时不放酒杯空”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在相聚时的欢乐和畅饮,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孟浩然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尚的情操,加上浪漫的情感,自然成就了他山水田园诗作品,这首诗是作者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