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的释义

7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咏蟹

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的释义

宋·高似孙

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壳薄螯肥真内美,目青腹白备外娇。

霜前已自多风韵,酒后尤能助壮豪。

莫道此中滋味好,须知此物最难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似孙(约公元1205年前后在世),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高似孙学识渊博,尤精于史学、地理之学,曾任秘书郎、会稽主簿、处州青田县丞等职,他藏书甚富,编有《史略》六卷、《子略》四卷、《骚略》三卷等,另有《纬略》十二卷、《蟹略》四卷、《剡录》十卷等著作传世,其文风清新脱俗,善于从日常事物中提炼诗意,作品深受后世好评。

译文

别夸耀螃蟹的美味超过了蝤蛑(一种海蟹),尖脐(公蟹)的蟹肉更是胜过团脐(母蟹),蟹壳薄而螯肥,真是内在的美味;眼睛青绿,腹部洁白,又具备外在的娇美,霜降之前,螃蟹就已经有了很多风韵;酒醉之后,它更能助壮豪情,不要说这螃蟹的滋味有多好,要知道这螃蟹最难的是能登上高雅的餐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螃蟹的形态与风味,赞美了螃蟹的内外之美,首句以对比手法突出螃蟹的美味,次句进一步强调公蟹的优越性,接下来两句分别从蟹壳、螯、眼、腹等方面描绘了螃蟹的娇美外形,后两句则通过霜前风韵和酒后助壮的描写,展现了螃蟹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并以“最难高”作为结尾,暗示了螃蟹虽美味却难以登大雅之堂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螃蟹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作者对螃蟹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诗中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螃蟹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作者还通过描绘螃蟹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高似孙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螃蟹作为一种常见的海鲜食材,在宋代已经备受人们喜爱,作者可能在一次品尝螃蟹的过程中被其美味所打动,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冲动,作者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