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的解释

7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的解释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挥毫泼墨惊风雨,落纸云烟绘乾坤。

作者与朝代

此诗名为《书斋吟》,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梦阳。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年-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祖籍甘肃庆阳,后徙居河南扶沟,明代文学家、诗人,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文学应当模仿古人,追求古朴、雄浑的风格,李梦阳在诗文创作上颇有建树,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笔冢堆积得低低矮矮,却高得像山一样;墨池看似浅浅,却深得像海一样,挥毫泼墨时,仿佛能惊动风雨;笔墨落在纸上,如同云烟缭绕,绘出了天地的广阔。

释义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这两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文人墨客勤奋书写的场景,笔冢是文人用来埋葬废旧毛笔的地方,这里形容笔冢堆积如山,暗示了作者用笔之多,勤奋写作的程度,墨池则是用来盛放墨水的池子,这里形容墨池虽浅却深似海,寓意着作者学识渊博,笔墨之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笔冢和墨池为象征,展现了文人墨客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造诣,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笔冢和墨池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既表现了作者的勤奋与才情,又体现了文学创作的艰辛与不易,后两句则通过挥毫泼墨和落纸云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艺和广阔的创作视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梦阳的书斋之中,当时他正沉浸在文学创作之中,对笔墨纸砚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造诣,同时也抒发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明代复古派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李梦阳强调文学应当模仿古人,追求古朴、雄浑的风格,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文学主张的生动体现。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