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的释义

7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送别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的释义

唐·雍陶

杨柳枝边飒飒风,

离亭拟饯送君东。

思量却是无情树,

不解迎人只送人。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深刻的情感,雍陶曾在多地任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体会,其诗作中也常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怀。

译文

在杨柳枝边,飒飒的风声吹过,

在离亭里,我准备为你饯行,送你向东行。

细细思量,这杨柳树竟是如此无情,

它不懂得迎接人,只知道送走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杨柳在风中摇曳,以及诗人在离亭为友人饯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杨柳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作为离别的象征,但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杨柳“不解迎人只送人”,是“无情树”,从而深化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杨柳为引子,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杨柳的“无情”与人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首句“杨柳枝边飒飒风”既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环境,又暗示了离别的凄凉;次句“离亭拟饯送君东”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后两句“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则通过对比,将杨柳的“无情”与诗人的“有情”相对照,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雍陶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在古代,离别往往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甚至可能是永别,因此离别之情总是格外沉重,雍陶在送别友人时,看到杨柳在风中摇曳,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和不舍的送别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离别时的普遍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