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送郑尚书赴南海

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甫

蜀地征南将,轻舟已近傍。

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光。

还将万里归船弄,长拂秋风白发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蜀地征召南征的将领,轻舟已经靠近海岸旁。

来时骑马紧随着朝廷的中使,到达之日挥毫定下了边疆的方略。

白天漏刻稀疏地听到高阁上传来的报告,皇帝脸上有喜色,近臣也沾了光。

还将乘坐万里归舟回到故乡,秋风中常常拂拭着已经斑白的头发。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郑尚书被朝廷征召南征的情景,首联点明出发地点和人物身份;颔联“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描绘了郑尚书来时骑马紧随中使的匆忙与到达后挥毫定策的从容,展现了其忠诚与才干;颈联写郑尚书在朝中受到重用,皇帝对其有喜色;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郑尚书归乡的祝愿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郑尚书南征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才干,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边疆治理和朝廷用人方面的现实,诗中“来时走马随中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郑尚书紧急受命、匆匆南下的情景,而“到日援毫定外方”则展现了他到达后迅速制定方略、稳定边疆的才干,颈联通过写皇帝对郑尚书的重用,进一步突出了其忠诚与才干,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郑尚书归乡的祝愿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全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中期创作的,当时,唐朝边疆局势动荡,朝廷需要派遣能臣前往治理,郑尚书作为一位忠诚而有才干的官员,被朝廷征召南征,杜甫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郑尚书的敬仰和祝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郑尚书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唐朝时期边疆治理和朝廷用人方面的现实,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