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客中言怀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出自哪首诗?

唐·罗隐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

三载酒醒心事改,一春花落梦魂牵。

海门烟树潮初上,江馆蒹葭夜欲寒。

欲问渔阳掺别引,时危惆怅忆长安。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讽刺现实,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他的散文和杂文也颇有名气,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考试结束后我依然漂泊在外为客,公道之门敞开时我才敢诉说冤屈。

三年间酒醒后心事已改,一春过去梦中仍牵挂花落。

海门边烟树朦胧潮水初涨,江馆旁蒹葭丛生夜色渐寒。

想要弹奏一曲渔阳掺别引,时局危难中惆怅地思念长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科举不第、漂泊无依的愁苦心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首联直抒胸臆,点明试后仍为客的境遇和敢于诉冤的勇气;颔联通过时间跨度(三年、一春)和心境变化(酒醒心事改、梦魂牵花落)展现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颈联以景寓情,描绘出海边和江边的凄清景象,烘托出作者的孤独与凄凉;尾联则借音乐表达时危之感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对时局的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的“试期交后犹为客”与“公道开时敢说冤”形成鲜明对比,既揭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又表达了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时间、心境和景物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尾联的“欲问渔阳掺别引,时危惆怅忆长安”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罗隐科举不第、漂泊无依的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科举制度腐败不公,许多有才华的人难以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罗隐作为其中的一员,深感时局的艰难和个人的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愁苦与忧虑的诗歌,通过这首诗,他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时局的忧虑,又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