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的解释

7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乾坤正气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的解释

朝代:明代

作者:杨继盛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历尽风霜心不改,饱经忧患节犹崇。

铁肩担道任道远,辣手著文情更浓。

四海英名传万古,千秋壮烈耀苍穹。

作者简介

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严嵩而死,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杨继盛以直言敢谏著称,其诗文亦充满浩然正气,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亲手扶持着日月,让它们重新升起,仿佛天地间最正直的气运都汇聚在我身上,历经风霜雨雪,我的心志从未改变;饱尝忧患困苦,我的气节更加崇高,我以铁肩担起道义,任重而道远;以辣手写就文章,情感更加浓烈,我的英名传遍四海,万古流芳;我的壮烈事迹照耀千秋,辉映苍穹。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首联“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以宏大的意象,象征作者担当重任,扶持正义,成为天地间正气的化身,颔联“历尽风霜心不改,饱经忧患节犹崇”则通过具体经历,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守信念的品格,颈联“铁肩担道任道远,辣手著文情更浓”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勇于担当、敢于直言的精神,尾联“四海英名传万古,千秋壮烈耀苍穹”则是对作者一生功绩的总结,表达了对其英名永存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象宏大,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杨继盛作为一位忠臣谏士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首联以“手扶日月”和“乾坤正气”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担当重任、扶持正义的崇高理想,颔联通过“历尽风霜”和“饱经忧患”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守信念的品格,颈联则以“铁肩担道”和“辣手著文”为喻,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勇于担当、敢于直言的精神,尾联则是对作者一生功绩的总结,表达了对其英名永存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杨继盛的浩然正气和崇高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继盛在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背景下创作的,他一生正直敢言,多次上疏弹劾权臣严嵩,最终因触怒皇帝而被处死,这首诗正是他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继盛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也激励着后人勇于担当、敢于直言,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