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的释义

7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江村怀古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的释义

唐·韦庄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

烟霞尽入新诗卷,风月全归旧酒家。

白鸟影边秋草瘦,黄花枝上晚霜华。

凭栏无限伤春意,满目山河落日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所作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曾经简陋的江村如今已变得物阜民丰,每一次登临眺望都不禁悲从中来,烟霞美景都被我写入新诗之中,风月佳景则全然属于那旧时的酒家,白鸟飞翔的影子旁秋草显得瘦弱,黄花的枝头覆盖着晚秋的霜花,我倚着栏杆无限伤感于这春日的逝去,眼前是满目山河,夕阳正缓缓西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江村的简陋与今日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江村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赏析

韦庄的这首《江村怀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今昔的变化,情感深沉而含蓄,首联“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江村变化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江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尾联“凭栏无限伤春意,满目山河落日斜”以景结情,将诗人的哀愁和感伤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对过往的岁月有着深刻的怀念和感慨,江村作为他曾经的居住地或游历之地,承载着他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情感,当他再次登临江村时,发现昔日的简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繁华和物阜民丰的景象,这种变化让他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哀伤,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东西都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模样,他写下了这首《江村怀古》,以表达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