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征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求道吟

三征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全诗是什么?

唐·李群玉

云深路远访仙源,三征不起时贤议。

丹鼎功成九转后,终成道者语犹言。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宣宗至唐懿宗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李群玉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与杜牧、许浑等人齐名,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李群玉集》三卷。

译文

在云雾缭绕、路途遥远的地方寻找仙家的源头,三次征召都不愿出山,引起了当时贤士们的议论纷纷,当炼丹炉中的丹药经过九次转化终于成功后,那位得道者终于开口说出了他修道的真谛。

释义

“云深路远访仙源”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求仙道,不畏艰难险阻,深入云雾缭绕的偏远之地。“三征不起时贤议”则指诗人多次受到朝廷或时人的征召,但他都拒绝了,这引起了当时贤士们的广泛议论。“丹鼎功成九转后”描述了炼丹的过程,九转是道家炼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象征着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和尝试。“终成道者语犹言”则表达了得道者在成功之后,终于愿意分享他的修道心得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寻访仙道、拒绝征召、炼丹成功并分享心得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领悟,诗中“云深路远”与“三征不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仙道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而“九转终成”则寓意着修道之路的艰难与漫长,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个人的修道经历和心路历程有关,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士人感到失望和无奈,纷纷转向道家思想寻求精神寄托,李群玉作为其中的一员,可能对道家思想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理解,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的心态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匮乏,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无法完全确定,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三征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