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上一句是什么?

夜游水寺

唐·张籍

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

石径踏霜寻旧梦,松林听鹤步幽来。

寒潭照影心无碍,古寺钟声意自裁。

此夜清游何处是,水边寺里独徘徊。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仕途坎坷,但才华横溢,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张籍的诗歌风格自然流畅,语言平易近人,多描写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秋风猛烈地吹过,使烟花(泛指繁花)纷纷飘落;明月高悬之时,水边的寺庙悄然开启,我踏着铺满秋霜的石径,追寻着旧时的梦境;在松林中聆听鹤鸣,缓步走向那幽静之处,寒潭映照着我的身影,心中毫无挂碍;古寺的钟声响起,我的思绪也随之而定,这清冷的夜晚,我究竟该去哪里游赏呢?只在水边的寺庙里独自徘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夜游览水边寺庙的情景,首联“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以秋风和明月为背景,点出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石径踏霜”、“松林听鹤”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寻梦、听鹤、照影、听钟的清幽心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清冷夜晚的孤独与徘徊。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中“秋风急处烟花落”一句,既写出了秋风的猛烈,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繁华的凋零;“明月中时水寺开”则点出了游览的地点和时间,同时明月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怀,颔联和颈联的描写更是细腻入微,将诗人的心境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尾联则以诗人的孤独徘徊作结,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的仕途坎坷和生活经历有关,张籍一生仕途不顺,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一个秋夜,他独自来到水边的寺庙游览,眼前的景物触发了他的内心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清幽、宁静氛围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籍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徘徊。

“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