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的释义

7个月前 (03-1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酬张少府柬之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的释义

唐·王勃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

云霄路隔三千里,风月情牵一寸心。

岁月蹉跎人易老,江山锦绣梦难寻。

何时共饮东窗下,再话桑麻夜雨深。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骈文,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多次仕途不顺,最终在渡海省亲时溺水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译文

你如分虎般名声显赫,初时被任命为宰相;而我则像攀龙般追随你,却惭愧于登门拜访,我们之间的云霄之路相隔三千里之遥,但风月之情却紧紧牵动着我的一寸心,岁月蹉跎,人容易老去;而江山锦绣,梦想却难以追寻,何时才能再次在东窗下共饮,一起谈论桑麻,共度夜雨深沉的时光呢?

释义

“分虎名高初命相”意指对方名声显赫,如同被分封的猛虎,初时被朝廷任命为宰相;“攀龙迹下愧登门”则表达了作者自己追随对方的谦卑与惭愧之情,如同攀附龙鳞般微不足道。“云霄路隔三千里”形容两人之间的距离遥远,“风月情牵一寸心”则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深厚情感。“岁月蹉跎人易老”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江山锦绣梦难寻”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梦想的追求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写给友人张柬之的一首酬和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与惭愧之情,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追求的美好梦想,首联以“分虎”和“攀龙”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显赫地位和作者的追随之心;颔联则通过“云霄路隔”和“风月情牵”的对比,表达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情感;颈联以“岁月蹉跎”和“江山锦绣”为引,感叹时光易逝和梦想难寻;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盼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王勃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勃与张柬之的交往有关,张柬之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与王勃有着深厚的友谊,在王勃的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之际,张柬之可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王勃在诗中表达了对张柬之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梦想的追求,这首诗可能是王勃在某一时期写给张柬之的酬和之作,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之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王勃的诗歌中较为知名,但关于其确切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分虎名高初命相,攀龙迹下愧登门。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