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10)诗词赏析11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姜夔的《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以下是按照要求生成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宋·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水涵烟,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闲情淡泞满斜晖,无人惜,开不为春迟。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多抒发身世之感和咏物之情,作品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译文

人们围绕着湘江边,月亮已经落下,红梅树斜横在水中,花朵倒映在忧愁的波纹里,这一春天的幽深情事有谁知晓呢?东风吹来,带着寒意,红梅的香气远远飘散,仿佛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子归去。

鸥鸟飞去,水面涵着烟雾,菱叶在被人采摘后刚刚翻转过来,荇菜花在船儿驶过时刚刚被淹没,闲淡的情思如同清澈的流水洒满斜阳的光辉,没有人怜惜这红梅,它开放并不是因为春天来得迟。

释义

这首词以潭州(今湖南长沙)红梅为背景,通过描绘红梅在月夜、水边、春风中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红梅的形态、香气、生长环境等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寄托了词人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潭州红梅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词中“人绕湘皋月坠时”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斜横花树小,浸愁漪”等句,进一步描绘了红梅在月夜、水边的景象,将红梅的形态和生长环境生动地呈现出来。“一春幽事有谁知”等句,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如“鸥去水涵烟”、“菱叶乍翻人采后”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寄托了词人的情感,词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将红梅与春天进行对比,突出了红梅的孤独和寂寞;将红梅比作穿着红色裙子的女子归去,则赋予了红梅以人的情感和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这可能与词人一生未仕、转徙江湖的遭遇有关,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词人可能经历了许多孤独和寂寞的时刻,同时也对美好事物产生了深深的怜惜之情,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抒发。

“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