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1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咏史

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杮,前朝神庙锁烟煤。

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他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但其作品往往寓意深远,难以捉摸,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李商隐的诗风独特,构思新奇,情感真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文

(针对“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两句)

关雎(比喻贤淑的女子或美好的理想)已经憔悴不堪,而我这个儒生也显得疲惫不堪,突然间,我却要拿起鱼须(古代官员的一种装饰品,象征身份和地位)去侍奉圣明的君主。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关雎作为美好的象征,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暗示着诗人心中的理想或追求已经破灭,而诗人自己作为一个儒生,原本应该致力于学问和道德的追求,却不得不为了生计或政治原因去侍奉君主,这使他感到深深的疲惫和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通过“关睢憔悴”和“一儒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忽把鱼须事圣明”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奈,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和文人处境的艰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李商隐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却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被贬期间创作的,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处境的艰难和对政治斗争的厌倦,在这两句诗中,“关睢憔悴一儒生”可能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破灭和仕途坎坷的感慨;而“忽把鱼须事圣明”则可能是对现实妥协的无奈表达。

“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