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的解释

7个月前 (03-10)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登千峰顶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的解释

唐·皎然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岩扉不掩自多暖,松叶不凋长带风。

野老相逢开一径,樵人独唱过孤峰。

且须来此消长日,何必潺湲恋碧嵩。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唱和,皎然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作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译文

我唯独喜爱那千峰的最高处,那里有一峰在初升的日光中隐于白云之中,山岩的门户没有遮掩,自然充满了温暖,松树叶子终年不凋,总是带着清风,与山野老人相逢,他们为我打开了一条小径,樵夫独自唱着歌走过了孤峰,暂且来此消磨漫长的时光吧,何必留恋那缓缓流淌的碧绿嵩水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千峰最高处的独特喜爱,以及在那里所见到的自然美景和与山野之人的交往,通过描绘山峰、初日、白云、岩扉、松叶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千峰最高处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首联“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高处的偏爱和对初日白云中美景的赞美,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岩扉、松叶、野老、樵人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和闲适,尾联则以“且须来此消长日,何必潺湲恋碧嵩”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皎然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和闲适,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和淡泊名利的追求,这种追求与唐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相契合,也体现了皎然作为一位诗僧的独特情怀。

创作背景

皎然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皎然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皈依佛门,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与山野之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千峰最高处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皎然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