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闺怨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全诗是什么?

唐·李冶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

情知此恨人皆有,争奈余妍不自添。

作者简介

李冶,字季兰,号文姬,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唐代女诗人、道士,她容貌美艳,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过人的诗才,生性浪漫,爱自由,善弹琴,工翰墨,尤其擅长作诗填词,曾与茶圣陆羽、诗僧皎然交好,有《李季兰集》传世,她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在唐代女诗人中堪称翘楚。

译文

夜晚紧锁着重重门户,白天也严密监视,她的眼神锐利而娇媚,身形却消瘦如岩石般突兀,心里明白这样的怨恨人人都有,但无奈自己的美丽却无法再增添分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在情感上的压抑和无奈,首句“夜锁重门昼亦监”描绘了女子被严格监视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都没有自由;次句“眼波娇利瘦岩岩”则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女子虽然眼神锐利、娇媚,但身形却异常消瘦,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后两句“情知此恨人皆有,争奈余妍不自添”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的情感困境,她明白这样的怨恨是普遍存在的,但无奈自己的美丽却无法再为她带来任何安慰或改变。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通过“夜锁重门昼亦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压抑、封闭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眼波娇利瘦岩岩”则通过外貌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痛苦和煎熬,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的情感困境,她虽然明白自己的怨恨是普遍存在的,但无奈却无法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和绝望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冶自身的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李冶在唐代社会中面临着种种限制和束缚,她的才华和美貌并未能给她带来自由和幸福,反而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这首诗可能正是她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写照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描绘一位被严格监视、内心痛苦的女子形象,李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夜锁重门昼亦监,眼波娇利瘦岩岩。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