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七步诗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全诗是什么?

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注:“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这句并非曹植《七步诗》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作为扩展内容,以展现对曹植才华的赞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植

朝代:三国·魏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成就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译文

煮豆子时燃烧豆茎,豆子在锅里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你看那世间能将相之才又有多少呢?而我,仅仅在七步之间就写成了这两首诗。

释义

这首诗以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而“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则是对曹植自身才华的自豪展现,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中将相之才稀缺的感慨。

赏析

《七步诗》以豆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通过萁煎其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而“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的加入,更是对曹植才华的极高赞誉,展现了他在极端困境下仍能展现出非凡的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登魏王位,同年十月,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建都洛阳,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的猜忌和迫害并未停止,曹植由于在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失败,被曹丕屡次迁封,生活极不安定,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的防范和迫害并未因兄弟之情的存在而有所减弱,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治他的罪,曹植在七步之内应声成诗,这就是著名的《七步诗》,这首诗以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