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的解释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梅花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的解释

宋·王十朋

道骨仙风一径香,水边林下自芬芳。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雪里精神清更绝,雨中颜色嫩尤奇。

此君已得交游意,不羡人间巧语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十朋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出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升知漳州,卒于任,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文俱佳,著作丰富,有《梅溪集》等传世。

译文

梅花以其道骨仙风般的姿态,在小径上散发着阵阵香气,无论是在水边还是林下,都自然地散发着芬芳,它传递情感的方式,常常是通过那醉人的馨香,即使不言语,彼此间也能心意相通,在雪中的梅花,精神更显清绝,而在雨中的梅花,颜色则更加娇嫩奇特,这样的梅花已经赢得了朋友们的喜爱,不再羡慕人世间那些巧言令色的言辞。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清雅以及它独特的传情方式,诗人以梅花为友,表达了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香气、姿态、精神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首联“道骨仙风一径香,水边林下自芬芳”写出了梅花的超凡脱俗和自然之美;颔联“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则通过梅花的馨香,表达了梅花与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梅花的灵性;颈联“雪里精神清更绝,雨中颜色嫩尤奇”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不同环境下的独特风姿;尾联“此君已得交游意,不羡人间巧语辞”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王十朋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始终保持着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面对官场的复杂和世俗的喧嚣,内心感到疲惫和无奈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来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也通过梅花与人的情感交流,寄托了自己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珍视。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