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桃源行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全诗是什么?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寻访,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 (此句为从原诗中提炼出的意境句,非原句直出,但体现了诗中描述的桃花与水景交融的意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春日的源头,两岸盛开的桃花夹岸相迎,将古老的渡口装点得分外妖娆,乘舟远望,只见一片红云似的桃花林,分不清是远是近;行至青溪尽头,溪水突然消失,眼前竟是一片开阔平坦的陆地,遥望远处,只见云雾缭绕的树丛间,隐约露出几处人家;走近一看,却是千家万户,繁花似锦,翠竹成荫,樵夫们初次见到我这位汉朝来客,纷纷向我打听汉朝的情况;村民们依然穿着秦朝的服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共同居住在武陵源,从世外仙境中开辟出田园生活,月光映照下的松林显得格外寂静,太阳升起时,云中的鸡犬声此起彼伏,突然听说有俗客来访,村民们争相邀请他们到自己家中做客,询问外面的情况,清晨,村民们清扫着巷口的落花,傍晚时分,渔人和樵夫们乘着小舟归来,他们最初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这里,后来竟成了仙人,不再返回人间,峡谷中的人们哪里知道世间的事情呢?世人只能从远处遥望那片云雾缭绕的仙境,我本以为仙境不难寻找,但心中的尘念未除,仍然思念着故乡,离开仙境后,无论相隔多少山水,我始终打算继续游历四方,我自以为曾经来过这里,不会迷路,但哪里知道这里的山峰沟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当时只记得进入深山之中,沿着青溪走了多少次,才到达那片云雾缭绕的树林,春天到来时,到处都是桃花盛开的水流,但我已无法分辨出那片仙境究竟在哪里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展现了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与世隔绝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的意境,描绘了桃花盛开、溪水潺潺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这片仙境般景致的留恋与追寻。

赏析

王维的《桃源行》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桃花源记》的意境,并有所创造和发展。《桃源行》所展示的意境,既是对《桃花源记》的忠实再现,又是对原作的丰富和补充,诗人在叙述渔人行踪时,巧妙地穿插了对桃源景物的描绘,使诗的意境显得更为深远,描绘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引人入胜,全诗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王维的《桃源行》是根据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而成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理想世界,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王维在创作《桃源行》时,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不满,因此他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故事,通过描绘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王维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