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勉外甥阿莲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下一句是什么?

唐·元稹

忆昨汝生始半岁,我时西归阻相见。

与汝相从复几岁,汝来泣我病且倦。

我时憔悴头欲白,见汝未成人可怜。

书卷琴棋自为乐,佳辰美景共君闲。

吾家读书久不坠,尔辈岂是蓬蒿人。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藻瑰丽,风格奇特,是中唐杰出诗人之一。

译文

回忆起你刚出生才半岁的时候,我那时正西归长安无法相见。

与你相伴又度过了几年时光,你来探望我时,我正因病而疲倦。

我那时憔悴不堪,头发都快白了,看见你尚未成人,真是可怜。

我们以书卷琴棋为乐,共度佳辰美景。

我家读书的传统由来已久,你们怎能是平庸之辈呢?

不要让时光轻易流逝,成为无所事事的梦,让你白白浪费了十八年。

释义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外甥阿莲的勉励之作,诗中回忆了与外甥的过往时光,表达了对他的关爱和期望,元稹希望外甥能够珍惜光阴,勤奋读书,不要虚度年华,成为有用之才。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回忆与外甥的相处时光,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诗中“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一句,更是语重心长,告诫外甥要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这种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稹个人的经历有关,元稹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后辈的关怀,在写这首诗时,他可能正面临着一些困境或挑战,但他仍然不忘勉励外甥,希望他能够珍惜光阴,勤奋学习,成为有用之才,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元稹个人的品质,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