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下一句是什么?

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

作者:韦应物(唐代)

朝代: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淡远,善于写景抒情,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用蓝色的丝线紧紧缠绕着重重的金手镯(条脱),这珍贵的饰品被留下来,赠予人间的许侍中。

释义

“蓝丝重勒金条脱”描述了金手镯被蓝色丝线紧紧缠绕的景象,既展现了金器的贵重,又通过蓝丝的点缀增添了几分雅致。“留与人间许侍中”则表达了将这份珍贵之物赠予许侍中的意愿,许侍中可能是某位官员或友人,此句透露出诗人对对方的深厚情谊和尊重。

赏析

这句诗虽为断句,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韦应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条脱的华美与蓝丝的雅致,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留与人间许侍中”的表述,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传承,整句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关于这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由于它是一首断句而非完整的诗篇,因此难以确切考证,但从韦应物的生平及作品风格来看,他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来抒发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这句诗很可能是在某个特定场合,如宴会、聚会或赠别时,诗人即兴而发,以表达对某位友人(许侍中)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已难以考证,但诗句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和艺术价值却是永恒的。

“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