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上一句是什么?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丹桂不知摇落恨,寒莺犹喜未销声。

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蟾,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宣宗至唐昭宗年间,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以诗文著称,高蟾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抱负与怀才不遇之感,风格清丽,意境深远,在晚唐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天上的碧桃带着晶莹的露珠栽种,日边的红杏依傍着彩云栽培。

而我如同秋日江上的芙蓉,不向春风抱怨为何还未开放。

丹桂不知因摇落而怨恨,寒莺还庆幸自己未被销声匿迹。

我怎敢推辞今日必须呈上诗文以求取功名,还庆幸将来或许能凭借推荐信得到赏识。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天上的碧桃、日边的红杏与秋江上的芙蓉(自喻),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前两句描绘了权贵们的得志与荣耀,后两句则转而写自己的境遇,虽未得志,但仍对未来充满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喻,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处世态度,首联以“天上碧桃”和“日边红杏”象征权贵们的显赫与得意,反衬出作者自身的卑微与失意,颔联以“芙蓉生在秋江上”自喻,表明自己虽处逆境,但不怨天尤人,保持高洁之志,颈联进一步以“丹桂”和“寒莺”为喻,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淡然接受和对未来可能的乐观期待,尾联则直接表达了作者虽遭挫折,但仍不放弃努力,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为高蟾科举落第后所作,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是士人步入仕途的主要途径,但竞争激烈,落第者众多,高蟾在科举失利后,面对现实的挫折,心中难免有失落与不满,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