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星郎雅是道中侣,六艺拘牵在隗台。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道中忆友

星郎雅是道中侣,六艺拘牵在隗台。全诗是什么?

唐·李商隐

星郎雅是道中侣,六艺拘牵在隗台。

云水迢迢音信杳,风月萧萧梦魂来。

空庭寂寞花无语,长夜阑珊月自开。

欲寄相思千里外,唯将心事付瑶琴。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星辰般闪耀的友人本是我旅途中的知己,却因被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所束缚,留在了隗台(此处代指官场或学问之地),云水之间路途遥远,音信难通,只有在萧萧的风月中,我的梦魂才能飞到你身边,空旷的庭院里,花儿默默无语,漫长的夜晚里,月光独自洒落,想要把相思之情寄往千里之外的你,只能将满腔心事托付给瑶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点明友人身份及现状,次联通过云水、风月等意象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相隔千里的孤独与无奈,三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寞与内心的孤寂,尾联则以寄相思、付瑶琴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水、风月、空庭、长夜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寄相思”、“付瑶琴”等动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友人离散之际,当时,李商隐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友人同行,而友人则因被六艺所束缚,留在了官场或学问之地,诗人深感孤独与无奈,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在仕途坎坷、友情离散背景下的复杂心境和深刻情感。

“星郎雅是道中侣,六艺拘牵在隗台。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