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的释义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杂感

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家道中落,一生穷困潦倒,却才华横溢,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宗盛唐,风格浑成,擅长乐府,后人多把他的诗与李白、李贺的诗相提并论,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译文

求仙拜佛的道路渺茫,都没有结果,只能在深夜里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悲愤,就像风吹走了蓬草,飘泊无依,自己悲歌的志气也已经消磨殆尽,又像泥和柳絮沾在一起,被污浊玷污得无法摆脱薄情负心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可以对我不屑一顾,但读书人是百无一用的,不要因为我的诗作而忧愁,担心它成为不幸的预言,即使我胸中有消除战争、化解矛盾的兵法韬略,又能向哪里诉说,哪里会有人听我的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中“仙佛茫茫两未成”反映了诗人对超脱现实的追求未果,“只知独夜不平鸣”则揭示了他在孤独夜晚的悲愤心声。“风蓬飘尽悲歌气”与“泥絮沾来薄幸名”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声名受损的境遇。“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直接抒发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书生无用论的无奈。“莫因诗卷愁成谶,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则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和策略,却无处施展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诗中“仙佛”与“书生”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风蓬”与“泥絮”的意象,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漂泊与无奈,而“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句,更是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书生的轻视和冷漠,最后一句“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则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深深悲哀,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他自幼聪颖好学,但家道中落,一生穷困潦倒,这种生活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社会的冷暖和人情的淡薄,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